2025年,将提供全年免费资料大全。长安汽车集团更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,标志着企业品牌形象的升级与转型。
大家好,今天我们聚焦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——长安”与“西安”的变迁,为此,小编精心搜集了多个与这一话题相关的解答,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变迁。
长安为何改名?
自唐代以后,我国政治中心逐渐东移,但西安(古称长安)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地位始终举足轻重,五代时期,后梁将京兆府改为雍州,设大安府;后唐又将大安府改为京兆府,宋代设立陕西路,后置永兴军路,金代将永兴军路改为京兆府路,元代设立安西府,后改为安西路、奉元路,明代将奉元路改为西安府,“西安”之名便源于此,明崇祯十六年(1643年),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西安后,曾将西安改名为长安,建立大顺政权。
1928年,国民政府将长安县城及城关一带划出,设立西安市,1930年,撤销西安市,原西安市区域复归长安县管理,民国21年(1933年)西安改名西京,被定为中华民国陪都,为对抗长征抵达陕北的红军,1935年蒋介石在西安南院门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并自任总司令。
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在多次建议不成后,与杨虎城共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,使中国的抗日统一战线得以达成,对东亚现代史影响深远。
1943年,再次设立西安市,其行政区域为原长安县城及城周四乡。
长安改名始于何时?
长安不再被称为“长安”,最早可追溯至元朝,元朝建立后,统治者并不想定都长安,而是想定都燕京。
忽必烈让自己的第三个儿子镇守长安一代,封为安西王,建立安西国,长安不再是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。
安西王驻守长安后,有了谋反之心,最终被元朝统治者平定,平定叛乱后,安西国不复存在,改为“奉元路”。
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(1369年),下令重建长安城,在原隋唐皇城的基础上,向东向北扩建,形成了今天西安城墙的基本风貌,并改名为西安,设置西安府进行管理,一直沿用至今。
长安改名为西安的历史,始于明朝洪武二年,即1369年。
长安为何要改名为西安?
从唐朝开始,长安的名称变化,最早是从元朝开始的,元朝建立后,统治者并不想定都在长安,而是想定都燕京。
忽必烈让自己的第三个儿子镇守长安一代,封为安西王,建立安西国,长安不再是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。
安西王驻守长安后,有了谋反之心,最终被元朝统治者平定,平定叛乱后,安西国不复存在,改为“奉元路”。
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(1369年),下令重建长安城,在原隋唐皇城的基础上,向东向北扩建,形成了今天西安城墙的基本风貌,并改名为西安,设置西安府进行管理,一直沿用至今。
长安改名为西安的历史,始于明朝洪武二年,即1369年。
长安为何非得改名为西安?
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1369年3月将长安改名为西安,此前,徐达进军长安,将奉元路改为西安府,并将长安改名为西安。
这一改名并非是为了纪念慈禧逃到长安而勉强活命,而是因为明朝时期的政治需要和地理位置的变化。
长安何时改名西安?为何改名?
长安改名为西安是在明代,朱元璋并不喜欢这个曾经繁华的都城,将自己的一个儿子安排在那里做藩王,封号安西王,建安西王府。
后来发生叛乱,朱元璋撤销了安西王府,改为“奉元路”,意思是维护明朝统治,后来那里又发生大乱,再次平定后,朱元璋干脆把长安改名为西安。
长安为什么会改名为西安?
西安,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,其历史比北京还要悠久。
众所周知,西安的古称是长安,那么这座城市是什么时候改称西安的呢?又是为什么原因?西安能否达到古代长安那样的规模呢?
西安的悠久历史
西安历史极其悠久,陕西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至6700多年,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,位于西安,这说明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在西安一带繁衍生息。
在新时期时代,西安就有了原始的城垣雏形,但当时还没有形成城市的规模。
到了西周时期(前1111年─前770年),西安成为西周的国都,当时不叫西安,也不叫长安,而是镐京,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称为京的国都,也是最早的大城市。
长安的名称由来
秦朝统一六国,定都咸阳,也属于今天的西安,但在当时西安是小弟,咸阳是大哥,西安是下属的地盘,而且是秦始皇的兄弟长安君的封地,故此被称为“长安”,不叫西安。
秦末汉初,咸阳遭到破坏,刘邦建立汉朝后,决定另选国都,便选在了长安。
长安,长治久安,这是一个完美的都城名称。
当时的长安还只是一个小地方,刘邦让丞相萧何主持营造都城,开启了长安城的辉煌。
长安的繁荣辉煌
自此以后,长安城规模不断扩大,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,更成为“丝绸之路”的东方起点,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城市。
两汉之交、东汉三国,魏晋南北朝时期,长安被各个政权轮番占据,遭受无数次战火摧残,一度荒废,直到隋朝建立再次被确立为国都,才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。
到了唐朝,随着大唐盛世的到来,长安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。
唐朝的长安城周长达35.56公里,面积约87.27平方公里,不仅超过之前任何一座城市规模,甚至超越明清时期的北京城,面积达到北京城的1.4倍,至于同时期的西方著名城市如罗马、君士坦丁堡、巴格达更不到长安城面积的1/6,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的国际都市。
长安的没落更名
自唐朝后期开始,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,长安城的粮食已经十分依赖江南粮食的转运供给,后来又安史之乱、农民起义、藩镇割据的轮番蹂躏,长安城的地位急剧衰落,不再被后来的宋、元、明、清这四大朝代作为都城,被开封、洛阳、杭州、北京等城市超越。
宋朝建立后,赵匡胤曾有意迁都长安,但终因漕运不便而放弃。
明朝建国后,朱元璋也曾有意迁都长安,重现秦汉辉煌,并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,只是因为天下初定,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